“韓寒狀告百度文庫侵權”一案,終于在灼人的秋陽中落下幃幕。北京海淀法院判決百度向韓寒賠償4萬,但駁回韓寒的關閉百度文庫的訴求。
“如果因為以前的侵權問題,非要百度文庫關閉,那等于剝奪絕大多數網友平等獲取信息,分享知識的權利。”韓寒的請求不僅遭到的法院的駁回,更招來了一向支持他的廣大網友的反對之聲。同時,對韓寒的關閉百度文庫的訴求,有專家也表示了異議:“百度文庫侵權是個偽命題,百度文庫是一個有非侵權的合理用途的產品,這個產品本身不應該被界定為侵權。”
尤其是在此案宣判前,百度公司業已高調對外宣布,全新的百度文庫開放合作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此次改版,將繼續突出百度文庫純粹免費的自由文檔分享平臺的特性,不存在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廣告。這是繼自去年作家反映百度文庫存在侵權文檔問題后,百度在加強了版權保護,清理了近千萬不良文檔,并向版權方開放投訴舉報的綠色通道之后,又一重舉。
忽然之間,韓寒再次成為焦點。而此時的韓寒,已經由擁有大批的支持者,轉向了被指責對象。人們拭目等待著看韓寒如何做出反擊。出人意料的是,韓寒竟然通過博客,建議作家維權聯盟與百度和解,以便達到雙贏,探討出最佳的解決方法。
韓寒說,他自己并不贊同維權聯盟律師所提出的關閉百度文庫的訴求。反而希望百度文庫更加壯大,并創造出合理互利模式,造福到更多作家和使用者。
韓寒的回應,仿佛撥開了一直以來罩在圍觀者頭上的重重迷霧。韓寒與百度的官司,最終結局,縱使勝算在握,韓寒也不是受益者。那么誰是受益者呢?
韓寒的指向很明確,那就是幫助韓寒維權的作家維權聯盟。作家維權聯盟實為專業訴訟公司,其法人代表貝志誠,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承認公司是以靠代理各類作家訴訟為盈利方式,以賠償金額的20%作為服務費。由此可見,韓寒官司最后受益者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打著“作家維權聯盟”名義賺錢的公司。
這樣的結局,不僅讓人有些目瞪口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看來適用于任何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