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報》讀者驚訝地發現,這張嚴肅的中央大報出現了網絡媒體的身影。的確,從這一期開始,光明網開設“輿情解讀”的欄目,將陸續推出百度新聞“月度十大行業人物”系列榜單,該榜單及其研究結果,將陸續亮相《光明日報》。據悉,這個榜單是光明網與百度新聞合作的網絡輿情研究成果。榜單的數據來源是百度新聞的網友訪問統計結果,光明網的專業編輯和主編們將對網友訪問的統計結果進行專業的解讀、分析,研究成果將在《光明日報》、百度網和光明網同時發布。
報網互動加深百度新聞傳播層次
光明網副總經理陳建棟指出,《光明日報》是中共中央主管主辦,中央宣傳部代管的中央黨報,重點報道教育、科技、文化、理論等領域的新動態、新突破、新理論、新成果以及知識分子典型人物,報道和發表知識分子關注的新聞、言論和作品等。作為中央大報,掌握網絡輿情首先應該基于對海量數據的占有。百度新聞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新聞平臺,其依托的百度搜索引擎,覆蓋了最廣泛的網絡用戶人群,其統計數據反映了網絡用戶的關注傾向。對于廣大讀者而言,僅有統計排行是不夠的,更需要看到對數據排行的專業解讀。光明網在眾多報道領域的深厚積淀,將幫助廣大讀者和網友透視流行背后的原因。
百度高級項目經理、百度新聞主編盧德夫表示,百度新聞是一種24小時的自動新聞服務,與其他新聞服務不同,它從上萬個新聞源中收集并篩選新聞報道,將最新最及時的新聞提供給用戶,突出新聞的客觀性和完整性,真實地反映每時每刻的新聞熱點,“與光明網合作、在《光明日報》落地,既助推了傳統媒體的報網互動,又加深了網絡媒體的傳播層次。”
百度新聞已成News Store
眾所周知,百度新聞這個全球最大的中文新聞平臺,近十年來一直用專業搜索引擎技術服務數以億計的網民。但無論對于廣大受眾還是媒體行業內人士而言,它卻始終蒙著神秘面紗。不過隨著近三年來百度新聞逐漸在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等各種媒體介質亮相,其打造最大媒體平臺的影響力發展戰略逐漸清晰,甚至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百度新聞“簡直就比門戶還門戶”。
“與蘋果APP Store一樣,作為媒體平臺的百度新聞某種意義上可說是一個News Store,”百度高級項目經理、百度新聞主編盧德夫這樣說,“新聞行業競爭激烈,《光明日報》有《光明日報》的獨家新聞,同樣道理,用戶在新浪,不太能看到騰訊的獨家新聞、搜狐的獨家新聞、網易的獨家新聞,但是在百度新聞這里,用戶卻能看到海量的來自各種介質媒體的新聞——哪怕他們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而我們這個News Store,又可以反向推動新聞行業更好發展。”
有互聯網觀察人士指出,這正是百度新聞的獨門制勝秘笈,無論各種媒體介質如何興衰演變,作為平臺的百度新聞總能保持住對海量用戶的高度黏性。
百度新聞滲透主流階層
觀察人士指出,經過三年多精心運營的百度新聞,圖謀的絕不止于“海量”二字。此次落地《光明日報》,是百度新聞繼與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新社等主流中央媒體,以及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山東衛視等強勢地方媒體的全方位合作之后,又一次升級的運營動作。
據百度高級項目經理、百度新聞主編盧德夫透露,事實上,當大多數新聞網站對“運營”這個詞還沒有很清晰的概念的時候,百度新聞在三年前已經成立了專門的運營團隊,來推動這個媒體平臺質的飛躍。“我們的運營團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編輯,他們懂新聞,懂傳播,識代碼,辨數據,會做產品,會做設計,會做營銷,打出的都是組合拳。”
的確,如今打開報紙、電視,聽著電臺廣播、在各類網站看資訊,幾乎處處可見“百度新聞”的品牌身影,尤其是“百度新聞熱搜詞”,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新聞大餐,成為新聞行業的一個標桿,更成為媒體記者尋找新聞源的線索,成為新聞熱點衡量的標準。
盧德夫表示,百度新聞的功能,是讓每一個人平等地獲取新聞。“百度新聞不含任何人工編輯成分,沒有新聞偏見,真實地反映每時每刻的新聞熱點,突出新聞的客觀性和完整性,例如我們的焦點新聞,是通過自動計算一篇新聞被所有新聞網站轉載和引用的次數,鑒于越受關注的新聞將會被越多的轉載或引用,相當于由每個新聞網站和報刊雜志的編輯記者一起參與投票選舉熱點新聞。這就能夠讓社會主流階層透過我們這個媒體平臺,去思考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