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國內權威機構eAM(易觀智庫·中國互聯網應用監測系統)發布了最新一版中國手機地圖市場監測報告,百度地圖以51.76%再次雄踞半壁江山,繼續以巨大優勢領跑中國導航類APP應用,而高德地圖和谷歌地圖則分別以19.81%和17.89%的份額名列第二、三位。
無獨有偶,就在半個多月前,國內另一權威調研機構——CNIT-Research(中國IT研究中心)也正式發布《中國手機地圖市場監測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百度地圖在手機地圖客戶端累計用戶市場占比達54.26%,累計用戶超過2.46億,在周活躍累計用戶中的市場份額達51.06%,雙雙超越高德、搜狗等地圖廠商,穩居第一。
可以說,無論是eAM還是CNIT, 專業權威的調研數據也充分說明,百度地圖以絕對優勢建立的領先地位難以撼動,已經成為國人移動導航的第一選擇。
易觀的調研報告顯示,百度地圖的成功,從一定意義上了說明了地圖類APP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功能的衍生成為未來廠商增強自身產品競爭力的途徑之一。而反觀百度地圖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生活服務平臺和個性化體驗成為其廣受追捧的兩大關鍵要素。
生活必須,出行最愛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科技進一步,人們的出行區域及相應的生活配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脹,而用戶在選擇相應的地圖查詢應用時,往往更愿意選擇一個涵蓋吃、住、游等全方位信息及服務的應用。而百度地圖除了交通規劃、路線導航等基礎功能外,還能幫助用戶準確定位,并基于用戶的地理位置推薦美食、酒店、銀行、商場、電影院等“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完整信息,不僅讓自身實現了由交通出行工具到智能生活服務平臺的成功轉型,同時也贏取了億萬用戶的認可和青睞。
而就用戶最為關心的定位和搜索兩大核心問題,也成為了百度地圖明顯區別于競品的優勢所在。據了解,百度地圖不僅覆蓋了全國98%以上的基站和Wi-Fi;而且利用基站、Wi-Fi混合定位技術,用戶可以在1秒內自動定位,也是業內速度最快精度最高的產品。在資源和技術方面的雙重領先,使得百度地圖如今每天接收的定位請求高達35億次。
個性定制,技術領航
“平臺級”的競爭將是未來LBS行業的主流形式,普通用戶面對APP常常出現“選擇焦慮癥”,而初級用戶卻存在選擇障礙。因此,百度地圖從一開始就以打造全景化、一站式服務的平臺級App為目標,盡可能的滿足更多用戶的訴求。
此前,負責百度地圖的LBS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度地圖不僅要成為全網優質資源的整合者,同時也要成為一站式個性化體驗的提供者,更要成為搜索、框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輸出者。
“像百度地圖這樣的領先者確立的生態優勢,很難被復制和顛覆!眹@eAM出具的權威報告,一些行業專家紛紛表達了以上觀點。百度地圖背靠互聯搜索的巨大資源,在從桌面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的過程中,占據了原始積累和時間窗口的優勢,已經在Q2成為創新者矩陣的領跑者,隨著手機地圖逐漸平臺化,百度地圖在泛網搜索的優勢也將改變整個移動地圖產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