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正式內測上線“微群組”,老兵也第一時間下載測試了一下,不由得驚呼這是騰訊繼QQ、微信之后又一款擴大社交版圖的革命性產品,預計該產品會在5月正式上線。企鵝帝國在社交版圖又落一子。
這款APP有哪些功能?
這是一款基于LBS和興趣而建群組的移動社交app。用戶可通過QQ或微信號登陸后建群組,建立基于位置或興趣的群組,直接導入QQ跟微信的好友入群,也可以搜索附近的人邀請入群,微群人數上限隨微群等級的增加而增加,認證后的微群沒有人數上限。在群內組織活動也是其重要的功能,用戶可以發起活動,也可以搜索附近的微群查看附近微群活動。
微群組跟QQ群、微信群的區別在哪里?
從滿足用戶群體溝通需求層面來說,微群組跟微信群并無多大的區別,都是基于移動端開發的,只不過是微群組定位更加純粹,功能更加強大,且建群的人數沒有上限。而在表現層面來說,微信群更有點類似QQ里的臨時討論組,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群。微群組跟自己的手足兄弟QQ群相比,功能上是一樣的,區別在于其生長平臺不一樣,QQ群是嫁接在PC版QQ客戶端的產品,而微群組則是剝離出QQ原生于移動端的產品。
為什么微群組會被剝離出來?
經常登錄手機QQ的人都知道QQ群功能早已被平移進手機QQ,完全可以滿足個體和群體的社交需求。為什么會活生生剝離出一個微群app來呢?之前老兵看了幾篇報道說這是騰訊為了打擊微信營銷泛濫讓微信“洗白”而分流用戶微信營銷行為的一種手段,這都是八竿子挨不著的事。實際上,這背后是騰訊內部競爭機制白熱化的產物。
這得從騰訊2012年正式開始的新組織架構說起。2012年騰訊成立了企業發展事業群 (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 和技術工程事業群(TEG) 6大事業群,并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 。這六大事業群里最尷尬角色的就是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狂掃移動互聯網的微信隸屬于CDG跟MIG沒半毛錢關系,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手機QQ和超級 QQ因為無多大建樹也被迫在2013年1月被劃入SNG,瘦身后的MIG僅剩下手機管家,手機瀏覽器,手機街景地圖、應用寶等邊緣業務,而網傳MIG要解算成立微信事業群的傳聞也不絕于耳。
對于SNG來說,如果在移動端毫無建樹的話,遲早都會像MIG 一樣被邊緣化,所以SNG在2013年1月重新接管手機QQ后顯得格外珍惜。從2013年5月,QQ就宣布全面擁抱移動互聯網,圍繞“移動化”口號,手機 QQ開始大幅度的版本更新,通過多屏傳輸、掃碼、群相冊分享等功能,讓PC端用戶可以無縫連接到手機端,還增添了游戲中心、閱讀中心,查找“附近的人”、 “附近的群”等諸多移動社交功能,幾乎囊括了微信的所有社交功能。
而年底騰訊公司發布的財報數據喜人,騰訊旗下的QQ產品,月活躍帳戶數達到8.08億,其中智能終端表現十分搶眼,至2013年底,手機QQ月活躍帳戶同比增長74%,活躍度兩倍于微信。在移動互聯這一大趨勢里,手機QQ終于站穩了腳跟。進入2014年,特別是春節期間微信群內發紅包的火爆也再次證明了個體與群體間社交需求的巨大空間,也讓微信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微信早在2013年初就推出了微信群功能,在一步步蠶食QQ群的市場份額,如果SNG不開發出強有力的產品應對,未來手機 QQ群將岌岌可危。因此也就有了SNG旗下騰訊QQ空間團隊獨立拆分QQ群功能,開發新的微群組app想法,這是騰訊內部應對競爭的必然結果。
微群組的意義在哪里?
因為微信,騰訊內部的狼性競爭被激發了出來。微群組是SNG內部左右手互博的自我革命,用自己的左手(微群組)打自己的右手(QQ群),與其被別人打還不如自己打自己。
從滿足用戶需求角度來說,這可以彌補騰訊在移動端個體與群體間社交需求缺失的一環。社會性是人類的本性。人與人的社交需求可以分為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間的兩大類別。在pc端,龐大的QQ客戶端通過好友聊天方式已經滿足了用戶點對點的社交需求,通過QQ群滿足了用戶與群體間的社交需求。而在移動端,騰訊通過微信滿足了熟人間的點對點社交需求,而基于陌生人的群體社交需求卻非常薄弱,微群組剛好可以補上這一環。
從應對競爭對手角度來說,通過彌補這一環可以擴大騰訊在移動端社交領域的版圖。陌生人的群體社交需求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基于LBS的興趣群組在陌陌上早已出現,騰訊在這一領域的遲遲無所作為放任了陌陌的成長。而老冤家阿里推出的來往看中的也正是這一塊巨大市場,從今年開始就在大力推廣扎堆,4月19日-21 日更是啟動了首期“419宇宙扎堆節”,打造“全球首屆移動社交節”試圖與騰訊形成差異化競爭,阿里的這一策略顯然是正確的。
借助于騰訊在社交領域的海量用戶資源,騰訊祭出微群組這一強大社交app有可能改變現有的陌生人群體社交格局。未來陌陌、來往、YY的前途是否會受到影響?